
喜讯 | 我院学子在第九届浙江省大学生经济管理案例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11月5日,浙江省第九届大学生经济管理案例竞赛(普通赛道)在温州大学圆满落下帷幕。经过紧张激烈的专家评审和现场答辩,由商学院老师苏环、林燕指导的“超越不凡队”在本次竞赛中荣获一等奖,这是行知学院首次在本赛事中获得一等奖,实现了质的突破。

小商有幸采访到了五位优秀学子,一起来期待他们的精彩发言吧!


指导老师苏环


Q:您现在是什么心情,有什么想对参赛选手说的吗?
苏环:我现在的心情和同学们一样,真的很开心。我们一步步将理想变成现实,这是对大家几个月付出的肯定,也是全组共同努力的成果。我想对参赛选手说:你们真的做到了!大家一路走来并不容易,希望以后无论逆风或是顺境,凭借一腔孤勇,也要为自己奋力一战。
Q:在您看来,学生在参与竞赛过程中,最大的成长收获是什么?
苏环:竞赛不同于平时的课程学习,知识的范围和难度都要大很多,同学们参与竞赛可以提高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此外,多数同学参赛前会有一定的畏难心理,在比赛过程中通过训练逐渐建立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我认为这是非常宝贵的。





Q:获得一等奖后是什么心情,最想说什么?
张琪:获得一等奖真的非常非常激动,我们大家都非常惊喜!当大家知道结果我们都直接喊了起来!从刚开始的校赛到最后的省赛,经历了半年多的时间,这其中每个人都付出了许多努力,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一路走来,也非常感谢老师的支持。
我想跟大家说所有的运气和惊喜都来自于你的认真和努力,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Q:在准备比赛过程中,你们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王一杰:首先在刚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如何选定一个适合企业的理论模型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棘手的问题,队友们也是每天阅读多篇案例,三螺旋模型也是在我们找寻了近百篇作品敲定下来的。其次,文本撰写的过程中,我们依据企业的良性措施,运用三螺旋模型进行大篇幅分析,但最关键的是忽略了核心要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以至于在校赛答辩的时候老师们一针见血,也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问题。在暑假期间,团队小组进行实地走访企业,与人事进行沟通,对文本进行了一个更好的关联调整。
最让人紧张的时刻是省赛答辩的时候,前一夜晚上和苏老师、队友们沟通到十二点才返回自己的房间,随后又进行秘密的小讨论。当踏入温州大学答辩教室的那一刻,便是充满了信心,老师提问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回复。
好的成绩离不开老师的教导和队友们的团结合作,互相鼓励,希望我们下一次可以继续征战!






Q:在准备比赛过程中,你们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卢志豪:此次线下答辩之前,我们五位小组成员都没有外出到其他学校参与过这么正式的线下答辩,并且在较短的时间里,我们需要准备好答辩材料,还将面对权威专家的提问,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在答辩前的时间里,小组的每位成员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力争为此次答辩交上完美的答卷。
还有苏老师也一直耐心地指导我们,陪伴我们一直到比赛结束。是小组成员和老师共同的心血,造就了我们最后的成功。






Q:请问有什么想对指导老师说的吗?
赵启正:于一个好的团队来说,一位优秀且负责任的指导老师是必不可少的。
苏老师对我们团队的指导贯穿整个比赛:从最初的的初赛文本到最后的赛场答辩,苏老师始终陪伴着我们。
可能我们最初的作品并不是非常的完美,但苏老师依旧一遍遍的督促我们修改文本,即使在交稿的最后一个晚上还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我们做最后的修改。
没有苏老师一条条的建议,一句句的叮嘱就没有我们最后精致的文本与优秀的答辩,也就不会有这个开创学校历史的一等奖。能得到苏老师的指导是我们团队最大的幸运!






Q:你认为在竞赛中,你的团队协作、沟通交流和创新思维等能力得到了哪些锻炼和提高?
张林娜:在比赛中,我们需要共同合作,完成文本的完善、ppt的制作、答辩文稿的撰写。大家聚在一起开会,讨论如何更好的进行作品呈现,互相分工分担责任,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在文本标题、内容完善和问题解决中要进行频繁的交流和讨论。这种交流和讨论需要清晰、准确、及时地进行。我们学会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而在项目完善中我们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和问题,例如实地调研和企业相关人员沟通,这些问题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我们发挥创新思维,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



本次大赛(普通赛道)共有来自全省74所高校的502支队伍报名参赛,其中本科院校409支队伍,高职高专93支队伍。经过案例文本双向匿名网评和线下决赛答辩,我院由张琪、王一杰、卢志豪、赵启正、张林娜五位同学组成的“超越不凡队”通过企业调研、案例撰写、文本评选等闯入决赛,与来自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温州大学等代表队同台竞技,最终斩获省赛一等奖,苏环老师获评优秀指导教师奖。

浙江省大学生经济管理案例竞赛以实践调研为基础,采用自主选题的方式,十分考验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次比赛,不仅彰显了行知学子“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精神,还展示了师生“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的团结精神。大放商学的光彩,书写行知的华章!


文字编辑|羊宇蝶
图片来源|由本人提供
微信编辑|陈蒙佳
责任编辑|卢慧 舒慧苑 陈蒙佳
审 稿|熊翊含 倪笑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