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  首页  通知公告

关于组织开展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人工智能+”专项赛的通知

来源 : 学工部     作者 :      发布时间 : 2025-03-31


各学院:

为进一步引导广大高校学生努力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积极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并为2025年国赛、省赛遴选和培育优秀作品,按照国赛、省赛相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现就院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要求

(一)参赛资格

20256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在校本科生可申报作品参赛。对于跨校组队参赛的作品,各成员须事先协商明确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为申报单位。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每个团队人数不多于10人,每件作品指导教师不多于3人。

鼓励支持中外青年联合组队参赛。主要包括具有国外普通高等院校学籍的在读学生(主要指有国外学籍的外籍学生及中国籍海外留学生)和具有外国国籍、国内普通高等院校学籍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在读学生(主要指外籍来华留学生)。

(二)申报要求

1.同一作品不得同时参加本届挑战杯竞赛主体赛、其他专项赛,仅可参加本专项赛的其中一个赛道。

2.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他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3.参赛团队必须具有作品的完全知识产权,严禁抄袭。

4.参赛学生每人限主持、参加1件作品。

二、赛道安排

(一)人工智能+”创意赛

赛道介绍:本赛道为开放式创意赛道,注重作品的创新创意。参赛者可基于学科实际及兴趣爱好,借助大模型技术,通过零代码或低代码完成人工智能原生应用的设计、开发和线上运行,体验人工智能原生应用从开发、展示到运行的全流程。

作品形式:需提交申报书和项目介绍材料。如作品有实物或者技术,须通过视频或图文形式全方位展现。

(二)人工智能+”应用赛

赛道介绍:本赛道鼓励广大参赛者既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科技前沿问题,又从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需要出发,充分利用自身所学所长,助力人工智能技术与各行业深度融合的人工智能+”向纵深发展。

作品形式:需提交申报书和项目介绍材料。如作品有实物或者技术,须通过视频或图文形式全方位展现。

选题研究方向参考:

1.人工智能+农业发展

2.人工智能+工业制造

3.人工智能+医疗健康

4.人工智能+教育教学

5.人工智能+交通运输

6.人工智能+环境保护

7.人工智能+政务管理

8.人工智能+文化旅游

9.人工智能+其他综合领域

三、竞赛安排

(一)材料提交

参赛作品于415日(周二)1800前以个人为单位,将作品汇总表(附件1Excel表)、参赛作品申报书(附件2PDF版本)、项目介绍材料(PDF版本)和视频(选报,MP4格式)发送至邮箱cxcybjsz@163.com,要求每一个参赛项目一个文件夹,文件夹以“XX学院+XX(项目名称)命名,邮件以“XX学院+‘人工智能+’专项赛作品报送”命名。

(二)项目评审

所有作品上交后,根据作品数量和质量,择优推荐省赛并进行公示,监督投诉邮箱为cxcybjsz@163.com

四、其他说明

(一)组织领导

为保证竞赛活动顺利开展,各二级学院务必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竞赛工作的领导,组织好作品申报工作。同时,学院成立竞赛组委会,办公室设在院团委,做好竞赛的组织协调、参赛作品资格审查和作品初评等有关工作。

建议各二级学院、部门通过政策引导、个别沟通,争取专业教师的支持。要做好教师科研项目与学生科研团队的双向选择,帮助研究方向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组建科研团队。要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扶持,帮助学生进行项目研究工作。

(二)评审要点

1.创造性。考察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创新性,作品让人感觉脑洞大开甚至颠覆超越。

2.科学性。考察作品是否体现了严谨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学生对相关科学知识有灵活的、创新的应用。

3.应用性。考察作品是否能够巧妙地、创造性地解决某类生产生活中的难点或问题。

4.展示性。考察作品是否为实物或者技术,是否具有较好的展示性或演示性。

联系人:陈同学,张同学

联系电话:1373867095718157440580

 

附件:

附件1: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202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人工智能_”专项作品汇总表.xlsx

附件2: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202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人工智能_”专项作品申报书.doc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大学生学科竞赛委员会

共青团浙江师范大学委员会

2025331